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智慧-当前简讯
民以食为天,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。人们见面常问“吃过没有?”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。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,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。然而,不同的文化背景,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,最终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。
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,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在长期发展、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,中国人从饮食结构、食物制作、食物器具、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,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,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(资料图)
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,主要表现在它的包容性、开放性和创新性——食材选料多样,食物烹饪技法多种,食物器具多变,膳食以健康为核心。
食材选料多样
我国历史悠久,地域辽阔,地理环境多样,气候条件丰富,动植物品类繁多,这都为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,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,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。从先秦开始,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以豆、蔬、果、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,主、副食界线分明。主食是五谷,副食是蔬菜,外加少量的肉食。据南宋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某次盛宴所上菜肴有200多道,其中,以猪、鸭、虾等物经烤煮等工艺制成的菜品有41 道,有42道果品和蜜饯,有20多道蔬菜类菜品,有29道各类鱼干,有17种饮料,还有59道点心等。所涉及的食材种类繁多,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结构。可见,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已趋于成熟。一项调查显示,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,比西方人多6倍。实际上,在中国人的菜肴里,素菜是平常食品。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,另外小米、玉米、土豆、红薯和各种藻类也占有一席之地。此外,各种面食,如馒头、面条、油条、饼类以及各种粥类和千变万化的小吃使得国人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,由此可见,中国饮食原料结构完整。
烹饪技法多种
中国的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,常见的方法有煮、蒸、烧、炖、烹、煎、炒、炸、烩、爆、熘、卤、扒、酥、焖、拌等。而且长期以来,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,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位爱好迥然不同。
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法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,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菜系,如闽菜、川菜、粤菜、京菜、鲁菜、苏菜、湘菜等。各色菜系的制作方法更有特色,例如京菜的涮、烤,湖北菜的煨、滑,川菜则以味多、味广、味重、味辣及多变为特色……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,关键就在于口味很精美。而美味的产生,又在于五味的调和。同时,追求色、香、味、形、艺的有机统一。中国的饮食强调味道、口感的同时,注重造型艺术,使人们得到了视觉、触觉、味觉的综合享受,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的评价。
食物器皿多变
饮食器具的多种多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常见的饮食器皿有陶制品、瓷制品、金属制品和竹制品等,从隋唐时期开始,就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金属所制的食用餐具。唐宋时期,陶瓷制品享誉海外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中国的陶瓷食具美不胜收,灿烂辉煌,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亮点。
膳食健康为核心
以谷物为主,肉少粮多,辅以蔬菜,注重饮食保健。通过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,平衡饮食,以达到补精益气、养身健体的目的。早在春秋时期,孔子就提出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饮食观。古人还提出注重卫生、遵守时令、有节制不过量等饮食方法。在元明清时期,中国饮食从“养生”发展到“尊生”。中国的美食文化独树一帜,食花美天下。
(郑晓秋)
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3年05月26日06版)
(责编:王 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