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国内 > 正文

这个北方城市,出圈了_动态

2023-05-22 22:10:17 凤凰网

文/子木


(资料图片)

01

前几天,G7峰会在日本广岛举办,当地大批民众大规模集会游行,抗议七国集团(G7)聚首。

因为在这场会议中,几乎每个议题都跟和平不搭边,制裁俄罗斯、打压中国、遏制其他新兴国家……

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,认为一切后来者都是瓜分蛋糕的敌人,小算盘打得直冒烟。

不过中国这边,也没闲着,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——

选择同样的时间,于西安举办了中亚峰会。讨论的议题并非是如何反击G7,而是如何联手打通资源,做大蛋糕,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。

两场盛会,对全球释放了不同的声音,一家欧洲独立报社,在头版点了一句话:

格局前景,高下立判。

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中亚峰会,以为是一次单纯的外交,并非如此。

过去的中亚一直都是俄罗斯说了算,俄罗斯视中亚为自家“后花园”,其他人绝不能染指,包括中国。

但乌克兰与俄罗斯持续不断的恶劣冲突,让趋势出现了转折,撕开一道裂缝。

一方面,中亚诸国对于乌克兰的境遇多多少少有些“唇亡齿寒”,开始对自身主权安全担心。

另一方面,害怕陷入焦灼的俄罗斯,无法提供庇佑能力,而远在西方的美国,正虎视眈眈这片沃土。

所以这场峰会,实际上是中亚各国对于中国是否是一个更加可靠的、更安全的合作伙伴的重大思考。

而俄罗斯在乌克兰无人机、火箭炮的羁绊下,心力交瘁,对中亚与中国的交好只能默许,毕竟让盟友在中亚发挥更大影响力,总比西方势力重新渗透回来强。

去年的中吉乌铁路就是例子,经历长达二十五年的轨距争议后,普京终于默许吉尔吉斯斯坦只应用中方的标准建设它。

由此来看,中亚峰会,其实是中国天字号工程——陆上丝绸之路的战略,“实质性起点”。

在大会结束的时候,充满画面感的一段讲话,影响深远:

横跨天山的中吉乌公路,征服帕米尔高原的中塔公路,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、中国-中亚天然气管道,就是当代的“丝绸之路”;

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,不绝于途的货运汽车,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,就是当代的“驼队”;

寻觅商机的企业家,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,传递友谊之声的文化工作者,上下求索的留学生,就是当代的友好使者。

未来是否会再现唐朝盛世“丝绸之路”的历史级繁荣,还未可知。

但可以确定的是,丢了那么多年的中亚走廊,于今终于挺着胸膛走回来了,而打通中亚后,中西部的工业品可以通过这条陆上丝绸之路,一路向西倾泻。

整个西北,甚至中西的格局,由此改写,收获最大的莫过于丝绸之路的起点,西安,彻底进入躺赢的格局。

02

对西安来说,一直以来质疑声很多。

最大的关注点就是,投资不过山海关,西安作为西北重要成员,被定义为“穷乡僻壤”的焦点。

但事实上,西安用了十年时间,成为继北京之后,北方第二个经济最活跃的城市,尤其今年第一季度,西安拿下全国GDP增速第一的成绩。

经济和人口增量层面,无论是老大哥天津,还是山东济南、青岛,都很难与其相争。

根本原因,在于西安的三个逻辑:

1、绝对生态位

2、超强科教基因

3、幸运的产业踏点

我们说杭州很强,但隔壁有苏州、南京和宁波;佛山很强,大湾区还有个东莞;青岛很强,济南不逞多让;厦门很强,还有个福州……

但如果说西安一般,能从陕西,甚至整个西北找到比西安更强城市吗?

兰州,西宁,乌鲁木齐,还是银川?

这就是绝对生态位——

在一个地域内,甚至找不到相同量级的第二个城市。

2018年,西安被定义为第9个国家级中心城市,从那个时候开始,西北地区的所有战略支持和资源供给基本都要围绕着西安转,“举西北造一城”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。

两千年前,张骞开辟丝路,西汉征大宛联乌孙,唐设碎叶战怛罗斯,长安名震一时,成为中国-中亚机制起源地,而现在,五国会首长安,便是两千年前历史的呼应。

过去是,现在也是,西安名正言顺。

第二个是文化科教基因。

西安为什么能实现弯道超车,关键点就在于西安不是空架子,而是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与人才资源。

虽然我也睡不惯兵马俑酒店,但站在西安城墙上,隐隐约约有一种厚重感,这种厚重感让我觉得西安有一种传统意义的大城气息。

在这之上,数千年积累的科教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企业追求什么?人才集群。

只有人才足够多,生产效率才能提高,从而扩大生产规模,利润水到渠成。

西安作为全国五大科教中心(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南京、西安),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,从而虹吸大型企业落地。

别人为了招商引资,绞尽脑汁,而西安只要把企业政策做好,充沛的人才红利便会为成为招商引资最强筹码。

第三就是踩中了风口。

西安在制造业时代,没跟上风口,经济发展迟缓,在互联网时代也只是咬住一个尾巴,但在新兴产业的布局上,却实现了弯道超车。

比如新能源巨头比亚迪第二大主力工厂就在西安,三星半导体生产基地,隆基绿能,众多手机巨头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,同时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。

产业带来高薪就业岗位,反向虹吸人才,西安2000年人口是741万,而现在人口是1300万左右,这不仅是当初的人才大战的成果,更多是实打实对西北年轻人虹吸的成果。

总之在未来角度,北方很难找到第二个如西安一样,有潜力有概念的城市。

当然西安并非都是优点,相应的,缺点也值得人们思考,比如房地产。

03

了解过西安的人都明白,曾经的西安房价连续上涨68个月,创造过楼市历史。

在那68个月中,茶水费、捂盘不售、万人抢房、中介打架、开发商骗人……几乎全部楼市乱象,都在西安演了一遍。

房价上涨,促使全城所有资产房价上扬,就连郊区也跟着乱涨。

当所有人认为房价上涨的时候,这个市场已经失去理性,但同样,更多人也要为情绪买单。

后来大家也看到了,西安楼市回调很充分,最高跌回20%多。

这么一高一低,很多家庭把几年的收入都套进去了。

但要注意,这种回调并非无差别下跌,而是之前连续几年炒作的郊区,以及城区的老破小,基本跌回了原先的模样。

而像奥体、软新、CID、高新等板块,房价在几年3月份已经实现了筑底反弹。

西安通过5年多大涨,3年大跌,实现了资产的“筛选”,优劣资产一目了然。

我一直认为回调未必不是好事,房价只有充分下跌,才能充分上涨,最终要归于合理的上涨曲线。

大概从2022年2月开始,西安房价稳定在1.6万/平米左右,目前已经隐隐约约有抬头预兆,达到1.65万/平米。

带看量层面,也佐证了这个趋势。从2023年开始,周带看量达到8.5万套左右,比去年平均高2万套。(贝壳数据)

我认为目前无论房价趋势还是成交趋势,西安楼市都比较实际了,符合西安人群当下购买力。

西安目前最大的问题,是野蛮生长带来民营经济不足。

虽然所利好不断,新兴产业格局凸显,但实际上就业市场跟成都、武汉一样,依然处于“极度内卷”的状态。

跟那边的朋友聊过以后,大家普遍的反应是,西安未来很好,预期很足,但现在乱也是真的乱,这种乱在于量的增长速度太快,对于质的要求普遍较低。

一切事物还没有完全落于规矩。从西北大哥到西北之王,尚需时间。

不过,话说回来。

房地产投资就是这样,越乱越有机会,越跌越有价值,既然筑底,西安的购房者,在下半年就可以积极关注楼市了,否则等全部利好兑现,就很难选到好的资产。

接下来西安会处于高增速、拉骨架的状态,这时候,主要概念围绕着一个字“新”。

资产价值的兑现会在5年-10年左右,所以你所选的标的物,一定要在未来足够能“打”。

这就要围绕着新的板块和新的盘做文章。对于老中心的二手老破小,基本会陷入流动性停滞的状态。

具体买哪里,等我过段时间去西安线下调研后会给大家做文章输出。

这期题目,主要在于盘点西安的房地产价值和时机选择。

房地产价投逻辑跟炒股一样,如果一个企业的业绩处于长期上涨趋势,未来概念足够,那么一切下跌都是一种反向利好。